沿著加拿大BC99號公路一直開到最南端,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高約30米的白色 門,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平標志性建筑——加拿大的和平門了。
寬廣的綠地,綠得怡心;湛藍如洗的天空,藍得簡直灼眼。一輪火紅火紅的夕陽為浩瀚無垠的大西洋披上曼麗的彩紗羽衣,嫣紅、橙黃條條縷縷又金亮得毫無斑駁,令你真想去扯上一塊圍在頸間。偌大的跨越兩國國境的和平公園里,古樸又不失精巧的木制涼亭訴說著這花園近百年的歷史,紅白兩色的長方型花床已密密匝匝地布滿了小小、小小的粉色、紅色的花骨朵,昭示著新一個春季繁茂的花事。一塊銅牌上注解著這片有19公頃土地花園的由來,原是1938年加、美兩國的孩子們捐錢籌建的,加拿大這邊約有9公頃。正是早春二月啊,對面美國境內的圣海倫火山頂?shù)姆e雪還沒化,這邊加拿大春天的第一朵番紅花已迫不及待地從碧綠綠的草地中探出笑臉來迎接和歡迎我們這群從東半球來的客人。
建于1814年的古希臘風格白色的和平門在綠地、夕陽、藍天下屹立,這獨特的為加拿大、美國兩國所共有的建筑是西雅圖人希爾為紀念加、美兩國之間的永久和平發(fā)起并設計建成的?!¢T的北面是加拿大,穿過 門則就在美國的境內了。門的南北兩端分別懸掛著美國的星條旗和加拿大的楓葉旗,讓人過目不忘的是 門兩邊頂端鐫刻的話:加拿大這邊是“Brethren of dwelling together in nuity”(共同生活的團結的兄弟);美國那邊則是“Children of a cormon Mother”(同一個母親的子女)。在 門的內側則標志著設計者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心語:“May these gates never close”(希望這扇門永遠不要關上)。
掛著加、美兩國標志的車輛頻繁地從 門左邊的公路上,從看上去非常簡單的海關(類似我國的公路收費站),從如茵的綠草、從精致的木亭和乳白色的公園座椅和悠然的行人邊穿越,想必這兒也是世界上最美麗和最不設防的國界關卡了。
夕陽緩緩西下,四周靜謐如斯。番紅花遠去了,綠草坪遠去了,連波光閃爍的大西洋也遠去了,留在眼底心中的唯有這凝聚著所有愛好和平人們愿望的白色和平門,還有這句“希望這扇門永遠不要關上”。
何時何日,這和平門在世界上隨處可見?這地球上都是不設防的邊界?
哪年哪月,大地母親子女的心中都有這么一扇溫暖又不設防的門?
來源:《江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