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宇:沙地文學是沙地人珍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金蟬劫》研討會上的發(fā)言稿

2013年05月27日 10時42分 

李風宇:沙地文學是沙地人珍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金蟬劫》研討會上的發(fā)言稿

  

  李風宇在高郵文游臺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能在這里認識這么多啟東領導和作家,感受這里濃厚的文化氣息,我感到非常榮幸。下面,我就朱國飛的長篇歷史小說《金蟬劫》的創(chuàng)作特點再談一點個人看法。 

  《金蟬劫》以描寫和揭示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純潔的愛情為主題,贊頌了人類之間純真的情誼和自我認識的精神,同時也無情的鞭撻了舊時代的丑惡面。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以流暢、生動、形象的筆調(diào)描寫了當年沖破黑暗,閃爍希望之星的戰(zhàn)斗生活和傾注了革命理想的崇高和永恒的愛情。從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當年的廝殺聲。作者的筆下形成了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一浪推一浪的革命斗爭故事、蘊涵其間的利益沖突,人物性格等都符合當時多種變化的形勢和因果關系,猶如看到了一部情節(jié)生動感人肺腑的電視連續(xù)劇。從作品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地下黨人的謀略才能,革命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和革命英雄主義,老百姓支持革命的熱情和獻身精神。作者正是為了使我們了解過去,認識自己而寫下了這部精彩的現(xiàn)代歷史題材長篇小說。 

  朱國飛的長篇歷史小說《金蟬劫》中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而與之相對應的一般人物和生活環(huán)境也具有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特點。矛盾沖突波瀾起伏,呈螺旋狀層層發(fā)展,層次結(jié)構緊湊、嚴謹,往往使曲折、起伏復雜的矛盾與正確的選擇相互穿插在一起,使典型化的人物在主觀發(fā)展與客觀相適應的現(xiàn)實生活中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藝術的舞臺上。歷史場景中的正反面人物沖突、矛盾的激化、在自由與限制之間的精神世界、微妙的心理動態(tài)、美與丑、愛與恨、黑暗中的希望,希望中的追求,交縱復雜的生活在一般不易發(fā)現(xiàn)的動態(tài)性的朦朧細節(jié)等,在《金蟬劫》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生動形象。 

  任何文學作品,如果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描寫和人物心理描寫,就是不成功的作品。而《金蟬劫》除情節(jié)發(fā)展細膩描寫以外,由于還有與之相適應的個別情節(jié)的插敘、描寫心理活動及必要的議論,所以也得到了喜愛深度閱讀的讀者的青睞。猶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方言的運用得心應手,往往信手拈來皆成妙喻或?qū)υ?,對小說場景的描寫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良好的作用,這也是《金蟬劫》得到讀者認可的一大因素之一。 

  翻開地理和歷史教科書,我們知道,啟東位于長江入海口,由水流帶下的泥沙沉積而成的沙洲漲接成陸,故有沙地之稱。雖然設縣治不到百年,但啟東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比較認同的觀點是,沙地先民主要來自蘇南,獨有的文化傳承滋養(yǎng)了沙地人的精神世界,給后代以人生知識和道德倫理教育。吳越文化衍生出沙地文學 ,沙地水土滋養(yǎng)、培育出獨特的作家群落。朱國飛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我們自然會想到沙地文學的創(chuàng)作成果和今后的發(fā)展前景,因為朱國飛是許多本地作家中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所以,他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特點在啟東也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就是打上了“沙地文學”的烙印,沙地長篇小說發(fā)展前景和某些特點也體現(xiàn)在了他的作品之中。 

  國飛先生告訴我“沙地文學”是小地域的文學稱謂,是以啟東、海門、崇明及江南一帶的沙地土話為文化源淵的文學現(xiàn)象,與江蘇的里下河文學流派的樣式差不多,屬于江海文化與江南文化的混合體。但是我知道:啟東沙地作家第一人當屬施子陽先生。他曾以啟海地區(qū)社會生活為背景,創(chuàng)作出版了3部短篇小說集,解放后,他擔任《雨花》雜志首任主編,期間,培養(yǎng)了大批文學作者,這些作者中的不少人由此走上了文學之路,顯文名于四方。從沙地走上中國文壇的代表作家還有李進(夏陽)、章品鎮(zhèn)、施燕平、龔德、祖丁遠等。作為啟東沙地第二代作家有朱劍鐘、沈惠忠、施伯沖、朱國飛、陸漢洲等等。尤值一提的是,在文學日趨“邊緣化”的今天,沙地文學卻在興旺成長,許多沙地作家的作品取材于沙地,龔德先生創(chuàng)作的《揚子大腳百年記》,以細致的筆觸描寫了沙地人的生活,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朱劍鐘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滄?!车厝说墓适隆贩从沉巳鷫┤说纳?。朱國飛的《浴火記》以匯龍鎮(zhèn)地區(qū)抗戰(zhàn)為題材,可讀性與史料性熔為一爐。許年強的《仙鶴落腳的地方》亦極富沙地傳奇色彩,如果一一舉例,則不勝枚舉。這些沙地文學的作品,記錄了沙地人的文化、生活和百年夢幻,是沙地人最值得永遠珍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衷心希望朱國飛同志在各位領導和作家朋友們的幫助支持下,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陳進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