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雨花寫作營”第二期改稿會暨結業(yè)儀式在南京舉行

雨花雜志社 (2022-12-08 10:39) 5978569

  為期江南雨,總催百花發(fā)。2022年128日,第六屆雨花寫作營第二期改稿會暨結業(yè)儀式,在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江蘇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務副主席汪興國,江蘇省作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鐘山》主編賈夢瑋出席開營儀式并致辭。會議分別由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雨花》主編朱輝和《雨花》副主編育邦主持。

  

  汪興國在致辭中首先感謝各位主編對江蘇文學的支持,他希望導師們能夠認真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見,幫助學員們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他也對學員們順利結業(yè)表示由衷祝賀,希望線上線下的學員都能認真聽取意見,舉一反三,在新的一年提升寫作水平,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質作品。

  

  賈夢瑋指出,雨花寫作營這項創(chuàng)新文學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舉措,在過去六年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大批具有創(chuàng)作潛力的江蘇青年作家,經過層層選拔,進入寫作營接受寫作訓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他希望學員們能夠帶著真誠投身創(chuàng)作,只有對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足夠熱愛,才能真正創(chuàng)作出充滿力量的打動人心的作品。他勉勵學員們繼續(xù)努力,寫出具有高度辨識度的作品,書寫屬于他們這一代人的文學。

  

  朱輝

  育邦

  本期改稿會分為上午、下午兩場?!对娍分骶幚钌倬?、《小說選刊》主編徐坤、《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收獲》主編程永新、《作家》主編宗仁發(fā)、《十月》主編陳東捷、《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山東文學》主編劉玉棟、《四川文學》主編羅偉章、《安徽文學》主編李國彬、《長江文藝》副主編喻向午、《散文·海外版》主編王燕、《詩潮》主編劉川等名刊名編結合自身編輯、創(chuàng)作經驗,對學員們的作品進行了細致分析和精彩點評。

  

  李少君評點的是鄒黎明、宗昊兩位學員的詩歌,他肯定了他們作品對外對自然的發(fā)現(xiàn)以及對內對情感的發(fā)現(xiàn),他指出鄒黎明詩歌具有陶淵明詩歌的意趣,但需警惕枯燥與無趣,同時他強調經驗之詩的重要。

  

  徐則臣肯定了周于旸、郭宏冰兩位學員具有的塑造人物的潛力,他就怎樣實現(xiàn)生活經驗與文學經驗的轉化、怎樣提高創(chuàng)作的藝術性等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和闡釋。

  

  宗仁發(fā)表示,木棉的散文具有濕漉漉的泥土的氣息,但缺乏主觀鮮明的介入。在具備大散文框架的同時,還應呈現(xiàn)個人豐富的情感及其變化。

  

  陳東捷點評的是折羽的小說,一方面他肯定了小說的結構與邏輯性,另一方面指出小說在細節(jié)描寫上流于堆砌與隨意,看不出獨特性及其價值。

  

  李國彬就云天、呂峰的作品,強調了創(chuàng)新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若能再加上清晰的表述與流暢的語言,會為作品增色不少。

  

  程永新肯定了苒小雨、于俊萍小說的寫作功底,指出他們刻畫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且善于通過細節(jié)刻畫人物,借助外物輔助表達,為小說主題服務。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也十分精準,可以將主人公往人性深處挖掘,這樣能夠豐厚小說的主題。

  

  龔學敏指出,愈子、余冰燕、大樹等人在外界事物中發(fā)現(xiàn)詩意的能力很強,具有嫻熟的技巧,表達能力很強。但寫得太滿,稍嫌堆砌,缺少石破天驚、弦外之音的感覺。

  

  劉玉棟強調應該在結尾處給讀者留出想象的空間,好的小說應讓人讀完內心五味雜陳。他強調開頭結尾的重要性,建議學員們寫出開放式的結尾。

  

  羅偉章表示,小說創(chuàng)作可以大膽一些,兼收并蓄,吸取其他文體創(chuàng)作的手法。張詩青的作品給他這種感覺,但無論采用何種創(chuàng)作手法,依然要屬于特定文體。

  喻向午對小說鋪展的結構給出了建議,他說小說存在不成熟不完美的地方在所難免,這時應繼續(xù)修改、不斷完善,在修改過程中,小說寫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王燕指出,劉中馳散文包含眾多元素,語言十分成熟。但總體上比較散,線索不是很清晰。丁予淇的散文描寫較為細膩,充滿女性文學的美感,但視野上不夠開闊,情感上的支撐應進一步發(fā)力。

  

  劉川肯定了許文波善于運用生活經驗,具有把控詩歌敘述的能力,缺點是語言表達不簡潔,某些寫作技法不成熟;南音的寫作內部線索清晰,她抓取能力很強,能夠有效吸引讀者,但敘述過滿,缺少斷裂與跳躍;占森的詩突出使用審丑寫作,對當代性進行批判,但以線性敘述為主,缺少豐富性與深層結構的建構,透氣性不足。

  雨花寫作營是江蘇省作協(xié)培養(yǎng)江蘇青年作家、推動江蘇文學高質量發(fā)展的有效舉措,已連續(xù)舉辦六屆。本屆學員中青年作家周于旸的首部小說集《馬孔多在下雨》入選第五屆寶鉑文學獎決選名單,其他學員如鄒黎明、宗昊、南音、大樹、郭宏冰、楊天天等人的作品也頻頻被國內知名刊物刊發(fā)、轉載,引起文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