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作協(xié)戰(zhàn)“疫”征文部分作品(一)

(2020-06-15 16:24) 5895221

  楊林靜:我為你們淚流滿面

  和平年代,“犧牲”這個詞,好像只是靜臥在詞典里的一個詞語,犧牲這件事,好像是很遙遠的事,可是今天,犧牲,這個悲壯的事,它幾乎是每一天都真真切切地在我們身邊發(fā)生。

  和平年代,“犧牲”這個詞,好像只是靜臥在詞典里的一個詞語,犧牲這件事,好像是很遙遠的事,可是今天,犧牲,這個悲壯的事,它幾乎是每一天都真真切切地在我們身邊發(fā)生。

  2月1日凌晨,沛縣公安局五段派出所輔警章良志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線、哨卡值班的宿舍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青蔥美好的26歲。

  這是一個到公安戰(zhàn)線工作還不滿一年的年輕人,充滿了熱情、活力和干勁,同事回憶說,每次外出執(zhí)行任務,危急的時刻,他總是說:“弟弟,你往后站,讓我上”。

  從1月23日年三十,到2月1日年初八,這個年輕人堅守在五段牌樓附近的臨時哨卡上,就沒再回過家。女兒還不到兩歲,平時孩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被媽媽抱著站在窗前等爸爸下班回家??墒菑拇艘院?,她再也等不來爸爸下班回家的身影了!

  章良志的父親章思海,是沛豐糧油公司魏廟收儲庫的黨支部書記,疫情來臨后,他也始終以糧庫為家,堅守在一線崗位。章良志是他們夫妻倆的獨生子,兒子走了,他說,獨生子的突然離世,讓他和老伴悲痛欲絕,但此刻,他唯有化悲痛為力量,挑起肩上的擔當。章良志的母親,一個淳樸的農家婦女,記者采訪她時,她悲傷欲絕地說:“孩子走得光榮,我為孩子自豪”。這個樸實得像黃土地一樣的母親,她擊中了我們靈魂最深處的柔軟。對一個母親來說,她是寧愿用全世界來換取兒子的生命啊!可是這一刻,面對兒子的犧牲,她卻能有這樣的姿態(tài)!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就來自千千萬萬個這樣偉大的母親,她們是黃河之源,她們是長江之魂,她們是青藏高原,她們是長城之巔。

  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發(fā)生在身邊,看起來幾乎都像是完美的故事,像小說里的情節(jié),可是,生活本身,比任何故事、任何小說都更充滿了意外,更讓人感動和淚目。

  2月26日一早,因工作需要,敬安鎮(zhèn)辦公室工作人員多次撥打鎮(zhèn)黨委副書記、鎮(zhèn)長羅啟培的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隨后到值班室敲門也沒有應答,于是用備用鑰匙打開了房門,發(fā)現羅啟培躺臥在床上已經失去意識。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羅啟培就近送至敬安鎮(zhèn)衛(wèi)生院搶救,但是,沒有搶救成功,羅啟培不幸殉職,年僅42歲。

  沛縣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一片深切哀悼,很多人哭了,淚,流在眼里,也滴在心里。因為在縣一級,作為一個在鄉(xiāng)鎮(zhèn)基層工作了20多年的干部,他與全縣各部門各單位各鎮(zhèn)場街道,幾乎不可能沒打過交道沒有過工作上的交集或者人情方面的來往,大家對他即使不太熟悉,也會有所了解。大家對羅鎮(zhèn)長的一致印象就是:忠厚實在,踏實勤奮。作為一個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多年的干部,不吃苦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最大的特點還是能吃苦。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羅啟培始終堅守在一線,親自部署調度疫情防控工作,帶隊深入全鎮(zhèn)26個行政村督促檢查防控措施落實,慰問值守的黨員干部,探望隔離人員家庭,保障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為了企業(yè)復工復產,鎮(zhèn)上有規(guī)模的企業(yè),他騎著自行車跑了一遍,幫助企業(yè)解決了防疫物資、員工返廠、車輛運輸等關鍵問題。

  談起羅啟培,沛縣機關、鄉(xiāng)鎮(zhèn)干部里很多人都悲傷難抑,好像失去的是自己的姐妹兄弟。他實際就是所有基層干部的縮影和化身。

  倒在一線的羅鎮(zhèn)長就是這樣,他的大女兒今年上高三,小女兒剛上一年級,他們從年三十就沒有再見到爸爸,年三十的一別就此成了永訣。

  那些在戰(zhàn)“疫”中遠去的人,也是變成了一道光。

  這一刻,我為你們淚流滿面。


李繼玲:徐州,疫情阻擊戰(zhàn)

  2020新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

  華夏14億人迎接庚子鼠年的生活節(jié)奏,也牽動了全世界的心弦。好萊塢災難大片的影像,每天都在現實中上演。

  一時間,武漢成為“風暴之眼”,中國成為全球焦點。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也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會戰(zhàn),從湖北武漢到江蘇徐州,人們選擇了頑強,選擇了直面,選擇了救場,選擇了抱團,共同成就一座城市的品格和燦爛。

  ●一、醫(yī)護出征●

  援鄂駐地醫(yī)院,江蘇醫(yī)療隊,所屬的徐州醫(yī)生護士正在病區(qū)戰(zhàn)“疫。”大年初一,當人們宅在家里一邊團聚一邊躲避肆虐病毒的時候,來自徐州10家醫(yī)院的23名醫(yī)護人員已經集結完畢,奔赴武漢緊急馳援;1月27日,2月9日,第二批第三批醫(yī)療隊員再次出征,并肩作戰(zhàn)。

  楊衛(wèi)東,徐州首批請戰(zhàn)隊員,抵達江城一周,迅速發(fā)布4篇“武漢日記”和一部短視頻,本想給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報個平安,卻意外獲得628萬次的網絡閱讀量,收獲了信心滿滿。

  讓我們記住他:楊衛(wèi)東,34歲,徐州仁慈醫(yī)院ICU護士。

  衛(wèi)東,您的日記就是戰(zhàn)地黃花,就是雪中送炭。

  ●二、火線入黨●

  伏在住地房間的桌子上,李曉梅莊重地寫下“入黨申請書。”作為徐州應急救援醫(yī)療隊,她是礦務局此行7位醫(yī)護人員中的一位非黨員。

  “能在抗疫最前線申請入黨,意義非凡。”

  和她一樣想法的還有渠方方。“請原諒媽媽的不辭而別。媽媽首先是一名醫(yī)務工作者,之后才成為了你的母親。救死扶傷就是我的首要任務,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更是媽媽一直以來的夙愿。”這篇寫給兒子的信中,表達了昂揚的信念。

  在武漢市江夏區(qū)人民醫(yī)院,蔡甸區(qū)濟和醫(yī)院……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入黨申請,用生命回答著張張考卷。

  口罩長時間繃住鼻梁產生的壓瘡,臉上勒出的血痕,浸出水的隔離服,身上裹的成人尿不濕,每天8--12個小時不吃不喝的連續(xù)奮戰(zhàn),這些不算什么,在一個個發(fā)熱病人咳嗽的瞬間,呼吸科專家施海、賈曉民沖在前,隊員王賀、黃苗苗沖在前,呂成偉、趙偉沖在前,黨員非黨員沖在前……

  那一個個康復出院的名單里,我們分明讀到了瘟神的退縮,百姓的安然。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視頻連線,問候徐州驕傲;前來徐醫(yī)附院東院,致敬醫(yī)務人員。

  謝謝您,徐州的白衣天使;謝謝您,守護一方平安!

  ●三、愛心捐贈●

  面對疫情蔓延,1月24日,徐州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預案。

  這天上午,徐州宣武市場。580志愿者張華帶著兒子停在路邊,娘兒倆一邊從包里拿出口罩,一邊分發(fā)給打掃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遮蓋一些裸露路人的臉。

  同樣的公益行動,在彭城,每天都在開展。

  王陵路驛站的新風志愿服務隊,冒雪采購1800個醫(yī)用口罩,無償提供廣大市民;藍天救援隊十幾名隊員無償獻血救治傷員;徐州鑫元圣物資貿易公司史鈞宇個人出資5萬多元,購買1萬只KN90標準口罩送達現場;徐州市工程機械商會會員捐助16萬元善款,購買酒精、口罩直達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孫志丹是剛剛加入市文化藝術交流協(xié)會的新會員,猛然間,看到協(xié)會大群里,有一條王杰部隊急需口罩的公益求助信息特別扎眼,“我存留著一些口罩,送給可愛的人最心安!”在副會長李克華,七彩繽紛服務中心理事長王翠蘭開車護送下,600只醫(yī)療級口罩馬不停蹄送到部隊門前!

  此情此景,組成一幅幅生動畫面。“空城”下的彭

  城,因為有情有義徐州人,倍感溫暖!

  ●四、媒體加班●

  除夕之夜,徐報融媒體的記者們便行動起來了。由于疫情日趨緊張,每日播報成為工作常態(tài),沒有什么節(jié)假日,禮拜天。

  無論清晨還是夜晚,記者們像上勁的陀螺,輾轉于追尋理想,拷問真相,守望良知,直播我在的一個個現場,無冕之王的筆下,不間斷記錄并發(fā)布新冠肺炎疫情進展。與徐州共振,與武漢相連,疫情有多么兇險,他們就有多么感動的鏡頭和筆端。

  為了趕制抗擊疫情“快哉”微信公眾號,《都市晨報》聯合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朗誦藝術協(xié)會,僅僅兩天時間,匯聚了十幾篇散文詩歌的聲像作品新鮮出爐,成為這座城市上空勵志的文化大餐!

  ●五、警察護航●

  大年三十,徐州沛縣公安局五段派出所。26歲的輔警章良志,主動放棄休假,和戰(zhàn)友一起加入戰(zhàn)斗中。他們入戶走訪宣傳防疫工作,登記排查轄區(qū)街面商鋪,冷冽的寒風里,大家卻忙的渾身冒汗。

  疫情防控升級,章良志完成所里的值班,又到轄區(qū)臨時卡口,車輛檢查,人員登記,體溫檢測,消毒地面。幾天工作連軸轉,這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2月1日凌晨,不幸倒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殯儀館里,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堡公安檢查站一中隊指導員司元羽躺在花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2020年2月12日,這位崗位連續(xù)奮戰(zhàn)16天的壯年警官,過度勞累,長眠人間……

  其實,他們的臉龐或許也很青澀,他們的肩膀或許也很薄單,但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警察”,穿上這身制服,就扛起使命,沖在前線。

  與疫情賽跑,為人民護航。徐州市公安局迅派146名高級警長和11個工作組直奔基層,駐點一線,督導防控,出所參戰(zhàn)。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輛警車就是一個坐標,百姓平安日子的背后,是他們負重向前!

  ●六、網格控聯●

  1月25日,天山綠洲小區(qū)發(fā)現全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需要有人全程陪護他們前往醫(yī)院。社區(qū)網格員郭瓊挺身而出,“我跟著去,我是黨員。”

  鼓樓區(qū)民馨園,早上不到8點,56歲的張振霞就來到小區(qū)門口值班,辦理通行證,登記出入記錄,濛濛飄灑的冷雨里,這位退休社區(qū)書記,身穿網格員馬甲,活躍在社區(qū)抗疫第一線,兒子、兒媳都在各自崗位上,12小時白班夜班來回轉,一家人難得見一面。

  網格是社區(qū)的細胞,無數個網格構成了整個社會器官。在徐州,有1.6萬名郭瓊、張振霞這樣的網格員、平安志愿者,地毯排查,網格梳管,服務民生,傳遞溫暖,聯手建起了一條條抗擊疫情的“網格柵欄。”

  難怪央視1月31日《新聞聯播》中,點贊徐州“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特別提到網格員。

  他們的身影,雖然匆忙,甚至模糊,但在市民心里,清晰又炫眼。

  不僅以上的“逆行者,”疫情阻擊戰(zhàn)的徐州人里,加班的工人,守村的農民,外賣的小哥,守土的軍人,買光世界的僑胞,餐飲店的老板,紛紛愛在百姓,奉獻赤膽,是他們,印制了這座城市的精神名片!

  網絡上,還有一張合影分外“顯眼。”醫(yī)護、警察、記者、環(huán)衛(wèi)、物業(yè)、城管……十幾個人站成一排,沒有造型,沒有美顏,甚至看不清他們的臉,但是,這張抗疫照片迅速“走紅,”戳心又淚眼。

  2020年春天,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分隊,疫情時期,默默奮戰(zhàn),他們代表著徐州,江蘇,華夏,武漢……他們不計報酬,不畏困難,不論生死,戰(zhàn)役一線。

  “黑暗多讓人咬牙切齒,光明就多讓人熱淚漣漣。”

  整個中國正在迸發(fā)無盡的熱能,共同戰(zhàn)“疫,”力挽狂瀾,敲開春鳳,迎接璀璨!




蔣也談:一夢醒來春花開

  第一道曙光刺破夜空,淺紅的色彩抹向大地,云龍湖在這淺紅色里依然酣睡。她還做著夢,夢里的那只又肥又大的寶豬漸漸離她遠去,而一只金色的鼠悄然來臨。就在她伸出玉手迎接金鼠之際,突然看見遙遠的天邊無數手持兵戈的魔鬼向她急速馳近,她嚇得張大嘴巴,渾身發(fā)抖,實實在在躺在了地上,無力爬起。這時,從徐州市公安局景區(qū)分局沖出一支威武的隊伍,他們全副武裝,面部戴著口罩,以最快的速度各就各位,保護起嬌弱的她……

  肖春雨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她熟悉肖春雨,他2013年從部隊轉業(yè),就分配到景區(qū)分局湖北路派出所,是濱湖居民區(qū)社區(qū)片警。他的崗位在她最重要的一側,整個西側以及西北方,是那些叫做“新型冠狀病毒”的瘟神主力來襲的方向。她知道他熱愛這個職業(yè),喜歡這個工作,一直勤快的在她身邊服務,樂意為她的祥和生活保駕護航,相信他完全可以把那些瘟神阻擋在她的外圍。

  新冠肺炎是個什么東東?它是經過偽裝了的十分狡猾的家伙,其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超過所有人的想象。云龍湖怎么能不害怕?然而,信任讓她把心裝進肚子,靜靜看著他們奮力抵擋瘟神的侵犯,看著肖春雨在自己的陣地里如何不斷變換著出擊位置,把那些偷襲的瘟神打得落花流水。

  肖春雨是從河北滄州老家急急忙忙趕回來的。他爹娘好幾年沒見他了,催他利用年假帶著老婆孩子回老家看看??墒?,當他前腳進門,年夜飯剛剛吃過,就得知新冠肺炎威脅徐州,威脅云龍湖,二話不說,年初二乘車返回,把多病的妻子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撩在徐州的小家,自己一個人回所請纓,奔赴抗疫防控第一線,自此長住派出所,除正月十五回去吃元宵即回外,近一個月一直未歸家,只是每天電話互報平安,遙控指揮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家里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

  他負責的湖濱一帶居民區(qū),有濱湖花園、天之南別墅區(qū)等,是湖北路派出所轄區(qū)內最大的片區(qū),是全市的住宅高端區(qū)、標桿區(qū),人口約占該所管轄范圍內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且情況復雜,高、中、低各種層次的人都有。新冠肺炎肆虐之初,從武漢等地來去的人很多,要想摸清,進而核查,并非易事。肖春雨心里裝著這一帶的“人口臺賬”,領著核查人員上門、詢問、登記,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四天走訪排查1972戶,核查湖北、浙江居留史人員132人,出租房屋152戶,流動人口436人,并先后辦理居家隔離40人,為防控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撐,使他的轄區(qū)內無一人漏查,無一戶不采取防控措施,較好地控制了疫情發(fā)展。

  有一位何大姐,她本人沒有去過武漢,但是她乘坐了武漢至濟南的火車,在她座位后邊隔兩排有一位乘客被確診新冠肺炎。肖春雨從大數據上得知這一情況后,和相關人員上門核實,初始,何大姐怕被集中隔離,不承認,經過眾人做思想工作,特別是肖春雨如親人般的設身處地苦口婆心地說服,終于心悅誠服接受了勸說。她說,我信肖警官!最后,安排她居家隔離。

  一位老人從武漢回來后,情緒極不穩(wěn)定,見兒子三天沒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心不往好處想,她就跟肖春雨打了電話,告知兒子不見了。肖春雨趕來后,了解了情況,給她兒子電話,開始沒接,這讓老人更加急躁難耐,他也急。后來終于搞清楚了,老人和兒子乘的不是一次車,老人離開武漢,恰逢武漢封城,兒子出不來了,滯留在了武漢。肖春雨安慰老人,說他兒子沒事,不要擔心,老人才破涕為笑,連說感謝他的話。

  有個小男孩,他出去到某小區(qū)辦事,結果那個小區(qū)也封閉管理,進不去,回來了。他去的時候打的,回來時由于沒等著出租車,走路回到家。爾后,那個出租車司機確診新冠肺炎。肖春雨了解后,立即趕到這個小男孩家。這個小男孩很自覺,答應居家隔離,其后便自我隔離在一個小房間里。肖春雨不放心,也關心孩子的健康,三天兩頭去看,問問其家人小男孩有沒有其它變化,反復叮嚀,如有發(fā)熱、咳嗽等現象,即刻報告,以免延誤?,F在,小男孩已經沒事了,他也長吁了一口氣,一塊石頭落了地。

  人太忙了喊累,太閑了叫悶,這是人性的弱點。這個弱點在疫情狂肆人們長期不能出門的時期,有了充分的暴露。有一對夫妻,原本不錯,感情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因為平時各有各的工作,一天之中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一半,可是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都悶在家里,悶出了精神問題,都看著對方不順眼,整天吵鬧,鬧到了要離婚。肖春雨知道后,到他們家,做起了特別“心理醫(yī)生”,疏導他們的情緒,使他們重歸于好。還有兩家,一上一下兩個樓層住著,由于樓上住處的孩子小,亂跑,鬧得動靜大,影響樓下人家的情緒和休息,樓下人家很有意見,兩家大吵,甚至要動武。肖春雨趕到那里,予以規(guī)勸,說明鄰里和睦的重要性,說明特殊時期更要互相體諒互相包容,要樓上管好孩子少跑動,要樓下心胸大度多擔待,雙方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他的努力下,兩家握手言歡。

  肖春雨說,不要小看這點小矛小盾,特殊時候也可能引發(fā)激情犯罪,就像醫(yī)生對待人的身體,不僅要認真治病,還要告知治未病,不要等到病到骨髓再治,那就晚了,不管別人怎么看,反正我是這樣看的。對待發(fā)生的大小矛盾,肖春雨就是這樣不厭其煩地說服勸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鞏固了防控成果,取得良好防控效果。防控期內,他轄區(qū)內沒有一人被感染,沒有發(fā)生過一起治安事故。

  事無巨細,從針尖大的事抓起,堵住所有可能引發(fā)崩潰的“蟻穴”,讓瘋狂的“新冠”毒魔無從侵入,社區(qū)安全了,云龍湖安全了,她精神抖擻起來,渾身充滿了力量,在夢里咯咯笑了。“春夢復春夢,夢好不知春。”她從笑聲中醒來,張眼看見滿湖畔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花盡情綻放,庚子之春果然來了,好一個萬象更新的季節(jié)??!

中國政府網 中國文明網 人民網 新華網 光明網 學習強國 中國作家網 中國文藝網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文化報 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詩歌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 騰訊文化 中國新聞網 中國江蘇網 我蘇網 新華報業(yè) 四川作家網 《鐘山》雜志社 中國作家網 新華網副刊 新華網圖書頻道 新聞出版總署 中國詩歌網 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作家網 廣東作家網 作家網 北京作家網 山東作家網 貴州作家網 中國藝術批評 中國文聯網 浙江作家網 上海作家網 蘇州文學藝術網 湖北作家網 遼寧作家網 河北作家網 中國詩詞學會 海南省作協(xié) 陜西作家網 江蘇文化網 鐘山雜志社 張家港作家協(xié)會 江西散文網 中華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網 福建作家網 鳳鳴軒小說網 百家講壇網 東北作家網 四川作家網 中國報告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