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作家網訊 經過近3個月的精心籌備,“逆行者之歌——江蘇省致敬白衣勇士慰問演出”于5月15日下午在江蘇大劇院上演。這是江蘇文藝工作者用藝術的方式向2820名援鄂醫(yī)護人員和80萬名奮戰(zhàn)在全省抗疫一線的醫(yī)護工作者表達崇高敬意與深深感謝。一批特殊的觀眾——身穿白衣戰(zhàn)袍的江蘇援鄂醫(yī)療隊隊員代表,觀看了現場表演。范小青、周桐淦、祁智、韓青辰等江蘇作家亮相慰問演出,深情致敬“最美逆行者”。
“漢江淼兮,黃鶴杳兮……國有戰(zhàn)兮,壯士征兮。佑我同胞,護我社稷……”一首《逆行者之歌》,拉開了慰問演出的序幕,將觀眾的思緒帶回到2020年初春。接著,江蘇文藝工作者一一登臺,帶來朗誦、歌舞、戲曲、小品等豐富精彩的表演節(jié)目,以飽滿真實的感情、精湛動人的藝術,頌揚了醫(yī)護工作者不畏艱險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超高尚的醫(yī)術醫(yī)德。
疫情期間,江蘇作家始終心系抗疫前線,把情誼揮灑于紙上,將心血傾注于筆端,已推出《打開生命的通道》等10多篇中短篇報告文學作品以及《中國大考》《英雄兒女》等眾多詩歌散文作品,31位作家又奔赴江蘇13個設區(qū)市、69個采訪點開展“同舟共濟 戰(zhàn)疫有我”主題創(chuàng)作采訪活動。此次慰問演出中,四名江蘇作家代表來到現場,向援鄂醫(yī)護人員致敬。省作協主席范小青說,“這幾個月時間,我和我們江蘇作家被打動最多的,就是醫(yī)護工作者的事跡。說實話,我們曾經迷茫,曾經慌亂,曾經害怕,卻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獲得了力量,看到了希望。雖然,偉大的作品,需要在沉淀、思考之后,但我們的心,已經深深地被你們所感動……”曾赴援鄂一線采訪的周桐淦分享了自己的采訪見聞,感嘆“祖國的新一代成長起來了。”祁智說,自己在與醫(yī)護人員子女進行交談的過程中深受感動,近來先后參加了18場面向孩子的公益活動,“祝福每一個轉身而去,都是迎面走來。”公安系統在疫情期間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來自公安系統的作家韓青辰發(fā)出呼聲,“我要繼續(xù)用我的心,歌唱這美好的時代、英雄的人民、輝煌的未來。”(江蘇作家網綜合報道)
江蘇作家代表心聲:
周桐淦:
我在武漢和黃石17天的采訪,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祖國的新一代成長起來了。我采訪的最小的一位護理員,在武漢過了20歲生日。
我問他們,小小年紀是怎么走上前線的?1998年出生的宜興護士許雯嬌告訴我,他們在學校上的第一課,就是“救死扶傷”。我事后了解到,她出征的時候,父親剛剛腸癌手術,男朋友遭遇車禍只能拄著雙拐移動。但是,在人民有恙、祖國有難的時刻,這些有知識、有情懷的年輕人,勇敢地站了出來,大踏步地走上了歷史前臺。真心感謝他們激情付出,讓我們?yōu)樗麄兒炔剩?/p>
祁智:
2月8日晚上11:00,南京鼓樓醫(yī)院緊急組成醫(yī)療隊,第二天中午啟程飛往黃石。我的小讀者、南京中央路小學一年級小朋友胡洋楠的媽媽,也在醫(yī)療隊伍中。校長、班主任和這位媽媽聯系,媽媽已在機場,不方便接電話,回信息說:“如果我開學的時候還沒有回來,請老師多費心。”
“如果我開學的時候還沒有回來”,可能是疫情沒有結束不能回來,也可能是再也不回來了。年輕的媽媽上前線,什么都準備好了,就是沒有來得及為剛上一年級的女兒準備什么。我深受感動,先后參加以孩子為服務對象的18場公益活動。一個作家的作品,可以寫在稿紙上,更應該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祝福,每一個轉身而去,都是迎面走來。
韓青辰:
我是來自公安系統的作家。寫長篇小說《因為爸爸》的時候,我以為只有軍人、警察才是英雄。抗擊疫情讓我發(fā)現,那些看上去文質彬彬的醫(yī)護工作者,置生死于不顧,一聲令下,趕赴疫區(qū)。他們也是英雄。還有環(huán)衛(wèi)工人、快遞小哥、社區(qū)工作者等戰(zhàn)斗在各個崗位的英雄,包括遵守規(guī)定自覺在家隔離的百姓。真正的英雄不在童話里,就在我們身邊。
我相信,美好的情操、英雄的情懷,來自于文化、文學的滋養(yǎng)。一個有根的民族,必然像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是這棵樹上的枝、葉、花、果。我要繼續(xù)用我的心,歌唱這美好的時代、英雄的人民、輝煌的未來。
范小青:
我珍藏著一份名單——2820位江蘇援鄂醫(yī)護人員全名單。每一個普通的名字背后,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張生動的臉龐,雖然被口罩遮住,卻是那么的可親可敬可愛。
這幾個月時間,我和我們江蘇作家被打動最多的,就是醫(yī)護工作者的事跡。說實話,我們曾經迷茫,曾經慌亂,曾經害怕,卻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獲得了力量,看到了希望。雖然,偉大的作品,需要在沉淀、思考之后,但我們的心,已經深深地被你們所感動。
時代因為你們而偉大。你們上前線,義不容辭;我們做忠實的書寫者,責無旁貸。